近日,在《人民日報》等媒體線上線下的一撥撥報道中,被市政府榮記二等功的“浙岱漁11492”船長沈華忠成了眾所矚目的平民英雄。
2021年9月26日下午,“浙嵊漁05119”在長江口漁場172海區7小區的洋面上遇險沉沒,16名船員全部落海。接到協助救援指令時,“浙岱漁11492”大概離事發地3海里,沈華忠立即下令全船停止生產作業、砍斷連接繩,將價值近10萬元的蟹籠丟棄在大海中,向著事發海域全速駛去。逆水行舟大約40分鐘后到達現場,沈華忠和船員們立即展開施救,將遇險的16名船員全部救起。沈華忠的英雄壯舉,是對生命至上的生動詮釋。
英雄氣在義無反顧中瞬間生成
為了救援素不相識的漁民兄弟,沈華忠不但放棄捕撈作業,還果斷下令砍掉價值近10萬元的蟹籠,如此義無反顧,如此全力以赴,怎不讓人肅然起敬!當時16名遇險船員已經落海,可以說是命懸一線。假如救援反應稍有遲緩,還會有有驚無險的圓滿結局嗎?生命無價,生命至上,在果斷一刀中體現得淋漓盡致。俠肝義膽,平民英雄,沈華忠無愧于輿論盛贊。
英雄是瞬間產生的,此言不虛。假如沒有這次生死營救, “浙岱漁11492”只是舟山數以千計漁船中的其中一艘,沈華忠和他的船員們也是普普通通的漁民。在這個季節,他們為了多捕蟹而搏風斗浪,為了多掙錢而討價還價。然而,一旦接到救援信號,他們甘愿舍棄“吃飯家什”,毅然選擇了舍利求義,這種無私無畏、大義凜然折射出的是最為絢麗的人性光芒。
沈華忠以及“浙岱漁11492”的英雄壯舉,再一次讓我們驚嘆于平凡中孕育的偉大。舟山有多少像“浙岱漁11492”這樣的漁船,又有多少像沈華忠以及他的伙伴們這樣的漁民,他們平日里雖然不顯山露水,危難時刻卻可以英雄輩出、壯舉驚人,讓浩渺大海升騰起驚天地泣鬼神的蓬勃正能量。當我們品嘗海鮮時,實在該對這些身帶正能量的漁民兄弟心懷敬意。
與此同時,我們還應探究這樣的問題:普普通通的漁民兄弟,為何總能在危難之時顯身手?事實上,生死關頭可以讓人挺身而出,也可以讓人望而卻步。瞬間英雄,平民英雄,背后注定有一股浩然英雄氣在堅強地支撐著。
熱血頌在浩渺大海中生生不息
前不久,國家主席習近平復信“里斯本丸”號船幸存者家屬,鼓勵其繼續積極致力于中英友好,期待更多英國朋友為中英關系作出貢獻。習近平指出,1942年舟山漁民英勇營救“里斯本丸”號船英軍戰俘的感人事跡,是中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盟友并肩作戰、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的重要見證,也是兩國人民結下深厚情誼的歷史佳話。
“里斯本丸”號船沉船事件,體現了舟山漁民的英雄本色。而有險必救的感人故事,在千年來的史籍中不乏記載?!吨凵饺請蟆贰昂3比宋摹卑嫒涨拜d文記述了歷史上舟山漁民跨國海上救援事件,其中有700多年前花鳥島軍民救起一船高麗人,有“開邊展界”后的一次日本漂流民救援,有流傳200多年的春日丸故事,等等。該文稱,自古以來,舟山群島就是充滿國際人道主義精神的海上救助“愛心港灣”。這似乎說明,舟山漁民自古就有珍惜生命、崇尚救援的高尚血統。
一方水土養一方人,血統的形成、精神的養成終究也有源頭。遙想當年,舟山人向大海討生活充滿風險和血淚,可謂“三寸板內是娘房、三寸板外見閻王”。海上遇險是常有的事,這次輪到你,下次就可能輪到我,互救也就是自救。大概正因如此,有難必幫、有險必救日益成為舟山漁民的共同信條。
現如今,舟山的鋼質漁船馳騁遠洋,捕撈作業的安全性今非昔比。但經過千百年的積淀,生命至上的共識、有險必救的習慣早已升騰為一種舟山精神。今年3月8日,中水集團遠洋股份有限公司舟山分公司所屬“金盛8”生產船在中西太平洋的密克羅尼西亞外海海域作業時,成功營救3名因機械故障在海上漂泊近20天的基里巴斯漁民。3月14日,中國駐基里巴斯使館在來信中稱,此次營救工作得到基各界廣泛關注和高度贊賞,基國家電臺有關此次營救的臉書新聞稿點贊量創了紀錄,基民眾普遍對中國漁船營救基漁民表示感謝。毫無疑問,隨著遠洋漁業的發展,舟山漁民也把有險必救的漁場風格帶向世界,為促進“一帶一路”貢獻著草根力量。
能量在官民互動中不斷升騰
在舟山,平民英雄見義勇為行為不僅受到民眾熱捧,還得到各級政府的大力倡導。這次,市政府就決定給予“浙岱漁11492”船長沈華忠記二等功,并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。大力宣傳表彰民間英雄,有利于形成一撥撥崇尚英雄、爭當英雄的熱潮。
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的理念,現實生活中既體現在民間的無私救援、見義勇為,也體現在政府的民生工程、惠民舉措。尤其是,搶險救災中對百姓的周全呵護,以及為救助小島病患不惜動員直升機開辟生命通道。如此官民互動,必將讓英雄氣在全社會不斷升騰、蔓延,并在平凡的日子里轉化為不同形式的正能量。
建設現代海洋城市,除了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,還需要人們養成海洋氣質、提升海洋文明,兩者應該相互促進、相得益彰。舟山漁民千百年傳承的有險必救光榮傳統中,蘊含著同舟共濟、勇敢擔當、無私奉獻等豐富的精神元素,將之升華為具有舟山辨識度的城市性格,必能釋放出推動文明進步、跨越發展的蓬勃力量。